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6)(1 / 2)





  去食堂吃罢。

  高顺吩咐说:乐进先去占座。

  是!那小兵以行军打仗的速度,饿虎扑食般冲了出去。

  咦,跑得倒是快。吕布赞道:军中身高九尺的汉子也没这个速度。

  高顺高兴地说:这新来的小兵干活是挺麻利的,我拿文书问他,他也颇有见地,是个军中好苗子。

  吕布点头,又问:自鲁山回来后我都未在宫中用过饭,怎么现在食堂都要占座了?

  自从五部都来宫中办公,人就多起来了,屏风隔开的好位子不多,得去抢才行,不然就要被距食堂近的礼部占去了。而且他们和礼部那伙人不怎么对付,决计不愿意一道吃饭的。高顺解释说:现在大家吃饭都是要么一鸣钟就去,要么过一炷香的时间再去。

  比之董卓在时,洛阳大食堂的菜色少了很多。中午只有十道菜,每个人能挑选四道菜。馒头、点心、烧饼、米饭、小米粥等主食不限,均是免费供应的。若是不满大锅饭,则另外去小食堂交铜钱,找御厨点菜吃饭。

  此时宫中被刘协管理得井井有条,各种规章写得清清楚楚,连食堂这种地方都没得特权和空子。

  即使吕布官至将军,在大食堂里也得亲自去端菜。宫女在入口处发放木托盘,进去后每人凭木托盘领菜,谁都不能多打。武将大都不讲究这个,在兵营里许多人都是和士卒同吃同住,紧急的时候抓起饼子就啃。倒是有些文臣接受不了没有侍女服侍,便不肯来吃,要下属打包回去。

  若是要打包吃,那则要交铜钱了。谁让宫廷御膳的名头太大,总有朝臣想要带回家给亲戚朋友品尝一番呢。

  针对肉食的话,吕布并不挑食。一口气打了四个大荤菜,包括红烧狗肉、凉拌猪耳、炸排骨和烫鲤鱼片,又抓了三个大蒸饼。

  比之前,少了好些菜色。比如那道曾经给不少大臣带来心理阴影的红酒鹅肝和铁板鹅肝,也不见了。

  高顺笑道:皇上自己都在以身作则,推行节俭,中午都只吃四道菜的。

  此时,人们最重要的一顿饭是朝食,午饭是不太讲究的。吕布说:这倒不碍事,可惜没有酒。

  唉,这不是喝酒误事。宫里也规定了值班时候不得饮酒,否则要拖出去打板子的。

  哦,文臣也一样?

  高顺道:今上曾有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士大夫?

  董卓一党被诛杀时的醉态犹在面前,本来就不善饮酒的高顺自此后更是滴酒不沾。

  晚上下值后吕布如愿以偿,喝到了葡萄酒。夜色暗下来,刘协在皇宫侧门悄悄出来,就嗅到了他身上的酒香。

  第32章 坑点藏书

  两人坐上一辆遮得严严实实的马车,布衣卫挥舞马鞭,车架缓缓而动。

  刘协好奇地问:是葡萄酒的味道,将军今日是喝了几觥?

  吕布想起以前用酒觥喝酒醉酒的事情来了,摸了摸鼻子,俊脸上浮了一层薄薄的红色。幸得夜里看不出:没用酒觥,就喝了几杯而已,这不是晚上还有要事。

  刘协见吕布脸上毫无醉态,笑道:去寻蔡邕倒也不什么要紧的事情,倒是我想在洛阳里走一走,便寻将军来护卫了。

  吕布猜测:寻蔡邕,莫非是要他去洛阳门学教书?

  刘协笑道:正是如此,夫子总是紧缺的,何况还有人源源不断地来求学。

  蔡邕乃鼎鼎有名的蔡文姬之父,自身也是大文学家。这样的人才若是不用,也太可惜了,而且刘协还盯上了蔡邕的万卷藏书。

  洛阳夫子成百上千,竟还有不足。吕布叹道,回忆起少时:五原郡夫子不过几十,也难怪后来人才凋敝,并州军中习得兵书的人少之又少。

  五原郡常有外族骚扰,读书人在那生活太艰难。刘协问:听说你让几位校尉都去上夜校了?

  没错,先让他们习字,吕布点头:可惜没有夫子讲兵书。

  刘协莞尔一笑:以后会有的。

  若不是朝廷官员没有圣旨不得出京,蔡邕早就带着几十车的藏书和爱女回老家隐居避难去了。这几日,他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甚至被王允针对扭送到大理寺,好在陈宫明理,将他释放了回来。

  蔡邕深知王允此人心胸狭窄、绝不会善罢甘休。回来后每日忧心忡忡,茶饭不思。直到早上接到罢去侯爵、官职,即刻搬离侯府的圣旨,这颗心才放到肚子里。明白惩罚到此为止,忙唤女儿收拾行李回老家。

  蔡文姬也十分高兴,自从被董卓威胁来到京城做官后,父亲就一直郁郁不乐,董卓死后更是胆颤心惊,恐被牵连,笑道:恭喜父亲恢复自由身,日后不必再忧心了。

  蔡邕主要财产乃是万卷藏书,抵得千金。下人有些犯难:老爷,家里只有两辆车,放家什尚且不足。就算立即着人去雇佣马车,这一天之内也无法搬完这么多的书籍啊。更何况老家路途遥远,未必有人愿意借马车给我们,可如何是好?

  蔡邕说:莫着急,我去好友家借一些。刚出大门,却见门口已经有几辆大马车在候着了,问道:你们是何人,为何在我家门口?

  为首那马夫行了一礼:阁下是蔡大人吗?某乃是洛阳客栈领队,奉掌柜命令接您到客栈落脚。

  蔡邕奇道:正是,你们掌柜是谁?

  那人报上名字,蔡邕更觉得奇怪了,抚摸着胡须道:我与你家掌柜并不相识,可是弄错了?

  蔡邕大人名满天下,我家掌柜仰慕已久。听闻您暂时无处落脚,特地命我等来此接您。

  蔡邕回去和女儿相商,文姬说:父亲,我们行李众多,光书籍、琴棋、家具衣物等物十辆大车也装不完。老家又是路途遥远,如今世间不太平,贸然上路十分危险。倒不如先去客栈落脚,寻个大些的商队捎我们一程才好。

  可是老父并不认得那客栈掌柜啊。

  父亲过虑了,横竖我们是给银钱,客栈开了不就是为了让人去住的。文姬笑道:更何况他既然派了这么多马车来,便说明是有空房放我们的家当。

  马车到了洛阳客栈停下,在布衣卫的引领下,刘协和吕布穿过大厅、宽阔院落和长长的回廊,向深处的贵宾阁走去。越往里走反而越加开阔,前面竟还有一处小小的竹林,吕布讶然:这客栈竟然这么大?

  刘协点点头:把周遭都买下来了,这还不是最深处的地方。想到一会儿就要见到颇具传奇色彩的才女蔡文姬,刘协心中有几分雀跃,脚步轻快。文姬博学多才又精通音律,上学时老师放给大家欣赏的名曲《胡笳十八拍》就是她所著。

  蔡邕一家被安置在一处宽敞的四合院,饶是如此,他的藏书还是放不下,有几辆马车还停放在客栈的院落里。见皇帝和当红将军亲至,蔡邕吃了一惊,连忙行礼。

  先生不必多礼。刘协温和地说:此处院小,只能暂时委屈先生了。

  蔡邕连称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