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7章 唐僧初会孙悟空(1 / 2)

第77章 唐僧初会孙悟空

次早,那合家老小都起来,就整素斋,管待长老,请开启念经。

这长老净了手,同太保家堂前拈了香,拜了家堂。

三藏方敲响木鱼,先念了净口业的真言,又念了净身心的神咒,然后开《度亡经》一卷。

诵毕,伯钦又请写荐亡疏一道,再开念《金刚经》、《观音经》。

诵毕,吃了午斋,又念《法华经》、《弥陀经》,各诵几卷,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蒭洗业的故事,早又天晚。

献过了种种香火,化了众神纸马,烧了荐亡文疏。

却说那伯钦的父亲之灵,超荐得脱沉沦,鬼魂儿早来到自家宅内,托一梦与合宅长幼,道:“我在阴司里苦难难脱,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圣僧念了经卷,消了我的罪业,阎王差人送我上中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你们可好生谢送长老,不要怠慢,不要怠慢。我去也。”

【这说明,唐僧所会的小乘教法,不但能够超度亡魂,而且,还能够让他们投生好人家的!

这样说来,观音菩萨便说谎了,她说,小乘教法度不了亡者超生,唐王的水陆大会便办不成了,要停下来,派人到西天取大乘佛经来。

如此说来,取经只是一个过场,它里面暗藏着阴谋的。】

伯钦一家大小起来,安排谢意,替唐僧收拾马匹,都至前,拜谢道:“多谢长老超荐我亡父脱难超生,报答不尽。”

三藏道:“贫僧有何能处,敢劳致谢?”

伯钦把父亲托梦的话儿对三藏陈诉一遍,三藏也喜。

早供给了素斋,又具白银一两为谢。

三藏毕竟分文未受,但道:“是你肯发慈悲送我一程,足感至爱。”

伯钦与母妻无奈,急做了些粗面烧饼干粮,叫伯钦远送。

三藏欢喜收纳。

太保领了母命,又唤两三个家僮,各带捕猎的器械,同上大路。

行经半日,只见对面处有一座大山,真个是高接青霄,崔巍险峻。

那太保登此山如行平地,正走到半山之中,伯钦回身,立于路下,道:“长老,请自前进,我却告回。”

三藏闻言,滚鞍下马,道:“千万敢劳太保再送一程。”

伯钦道:“长老不知。此山唤做两界山,东半边属我大唐所管,西半边乃是鞑靼的地界。那厢狼虎不伏我降,我却也不能过界,你自去罢。”

三藏心惊,抡开手,牵衣执袂,滴泪难分。

【呆在唐僧的身体里,张百忍还真受不了:

这唐僧简直连娘们都不如!】

正在那叮咛拜别之际,只听得山脚下叫喊如雷道:“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

众家僮道:“这叫的必是那山脚下石匣中老猿。”

【听了这番话,张百忍赶快从唐僧的身体里出来,打算侵入到孙悟空的身体里。

老呆在唐僧的身体里,实在受不了,时间久了,会被搞神经的。】

三藏问:“是什么老猿?”

太保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长老莫怕,我们下山去看来。”

行不数里,只见那石匣之间果有一猴,露着头,伸着手,乱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

这长老近前细看,你道他是怎生模样: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

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

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

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

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

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挪。

【比唐僧见到孙悟空还要早,张百忍回头又回到唐僧的身体里。

对于这样的孙悟空,张百忍实在不敢接近。

这和那个衣着华丽的美猴王相比,实在相差太远了,张百忍实在不敢恭维。】

刘太保诚然胆大,走上前来,与他拔去了鬓边草,颔下莎,问道:“你有什么说话?”

那猴道:“我没话说,教那个师父上来,我问他一问。”

三藏道:“你问我什么?”

那猴道:“你可是东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么?”

三藏道:“我正是,你问怎么?”

那猴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归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与他做个徒弟。”

【和让唐僧去取经一样,孙悟空也着佛家的道了,不过,唐僧着的是菩萨的道,而孙悟空着的却是如来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