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章(1 / 2)





  搭档:“一切都在按照我们的方案进行……”

  教练:“更重要的是,他的性格比原先沉稳了很多。在分析战术的时候,我都感到吃惊,就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

  搭档:“所以我说过嘛,性格无好坏之分,善用就没问题,他对自己的偏执只要被很好地利用,就不是负担……”

  教练停下脚步:“非常感谢你们二位,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恐怕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办。照原来那样下去的话,他的身体和运动生涯肯定会毁在自己手里。看来,还是得求助于专业人士……”

  搭档把冰激凌全部塞到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嗯,既然一切都走上正轨了,那什么,咱们就把账结了吧?”

  06 你的花园

  我和搭档刚刚认识的时候,曾经花了整整一下午去讨论关于承受压力的问题。

  我:“……按照这个模式说下去,极端行为是多角度叠加的压力喽?”

  搭档:“对,就像是你用力去捏一个气球一样,受力的那一面被你捏进去了,但是另一面也不轻松,受到从内向外的力量而膨胀出来了。当外在的力量到达某个极限的时候,就会‘砰’的一声从内向外爆开。例如,你用双手用力攥住一个并不大的小气球,只留一个很小的空隙,那么那个缝隙最终将膨胀到极限,成为崩溃点。”

  我:“哎?这样说的话,岂不是心理压力的崩溃点都有据可循了吗?”

  搭档:“话是这么说,但谁知道究竟你会攥住哪些地方,留下哪些缝隙?其实心理学更像是统计学——统计所有可能性,按照所有变数选择解决方式——只是那些变数太大了。但即便如此,只要花上足够的时间,一定可以统计出来的。”

  我:“为什么心理学被你说得像是数学了,那是当初我最头疼的科目。”

  搭档:“怎么可能是数学呢?因为统计完了如果根据各种情况来组合应对措施的话,恐怕超级计算机也得算崩溃了,这种事儿只能由人来做。”

  我:“你是想说人的计算能力强于计算机?这说不通吧?”

  搭档:“你怎么还是用数学的模式来考量这个问题啊?”

  我:“那应该用什么来比喻?”

  搭档:“我觉得更像是谋略,不仅仅是拿到数据分析、计算,还有经验以及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我:“什么?”

  搭档似笑非笑地注视着我的双眼:“直觉——人类特有的天赋。”

  若干年后的又一个下午,当一个女人出现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说她怀疑自己在睡梦中被外星人抓走、观察,并抹去记忆时,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事儿肯定跟外星人没有一丝关系。而此时,搭档压低声音用他的方式表达了和我同样的想法:“这事儿肯定跟外星人没半毛钱的关系。”

  我忍不住上下看了他一眼,而他丝毫没意识到自己整天把钱挂在嘴边的坏习惯,镇定自若地带着那个女人去了书房。

  搭档:“你还能记得的有多少?”

  她:“不太多,都是零零碎碎的。”

  搭档:“能描述一下你还记得的部分吗?”

  她微皱着眉仔细回忆着:“最开始印象不是很深,似乎有什么人在叫我……您可能会觉得有点儿吓人,但是我觉得还好。”

  搭档:“不,不吓人,相信我,我听过更离奇的。然后呢?”

  她:“然后……是一段记忆空白,想不起来发生了什么,只记得四周都很黑,只有一些光照在我身上。”

  搭档:“你是被笼罩在光里的?”

  她:“嗯,是那样。”

  搭档:“当时你身处在什么地方,还能记得吗?”

  她:“印象不深了,很模糊,只是隐约记得应该是在比较高的地方。”

  搭档:“有多高?”

  她:“大约……有三四层楼那么高。这个我不能确定。”

  搭档:“漂浮状态?”

  她:“不知道,想不起来了。”

  搭档:“你通过什么判断自己是在高处呢?”

  她:“因为我对俯视有印象。”

  搭档:“俯视?”

  她:“对,能从高处看到树、停着的车……诸如此类。”

  搭档:“你确定吗?”

  她:“嗯,这个我能确定。”

  搭档:“哦……声音呢?有声音吗,当时?”

  她:“不知道,一点儿都不记得了。”

  搭档:“嗯,接着说你所记得的。”

  她:“我被罩在光里那阵儿过去后,就是彻底的黑暗,什么也看不见。还有点儿冷,但不是特别冷……我是说有点儿凉,您能明白吧?”

  搭档:“嗯,我听懂了。还有,别用尊称,我们年龄差不多。”

  她微微笑了一下:“嗯……当时环境是……我看不清,因为太暗了。”

  搭档:“只有你自己吗?”

  她:“这个完全不记得了,大概……只有我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