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锦绣竹韵第44节(1 / 2)





  “你这又是犯的什么风?”

  “娶她,你想都不要想。。。”

  程峰盯着程启决然的开口道。

  程启看着这样的程峰,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半晌之后反应过来,无奈的抚了抚额问道:

  “你这小子。。。不是也,看上人家姑娘了吧?你不是和她有过节的吗?”

  程峰紧紧抿着嘴,不发一言,只眼神直直的锁着程启。

  到这时程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有过节有着有着喜欢上了的节奏啊,程启一屁股颓然的坐在了后头的椅子上,满脸郁闷的摊手道:

  “这个。。。这个。。。”

  这个算是个怎么回事!

  半晌之后程启支起身子望着程峰商量道:

  “要不这样,咱们再过些时候再说,反正这丫头也不算大,离嫁人还远着呢,等她能嫁人了再说?”

  程启翻动着眼睛打着商量,程峰则一言不发的看着他,眼里的决然显而易见,脸上的神色也阴沉的可怕。

  程启等了半晌见这小子依旧这幅无情不容反驳的样子,登时气恼了起来,站起身来回的在屋中走了两趟,转回身点着程峰叫道:

  “你个臭小子,你。。。你。。。你。。。好好,算你狠!”

  程峰看着咬牙切齿的骂着他的义兄,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才放松的靠回了身后的藤椅上,端起了一旁的茶碗喝了一口。

  二日一早,文夫人带着柳星竹和冬雪一同去了自家在东街百花巷新开的铺子。

  说来这铺子的地点并不算特别好,原是一家布庄,后来生意不好店主便准备脱手不干了,赶上文管家得了夫人的命在外头寻摸商铺,就定了下来,州府不同县城,初来乍到的文夫人也不敢太大张旗鼓的做生意,想着先从小店开起,慢慢再说。。。

  之前娘俩已经来过几次了,瞧着店铺的生意着实冷清不少,又见这里连着开了好几家成衣铺子,显然同行不少,这竞争压力自然很大,娘俩后来商量着决定将这家店改换门庭,具体下定决心要开小饭庄的主意还是柳星竹出的,她总觉得民以食为天,开什么也赶不上开饭店赚钱啊。

  小饭庄的名字是文轩给起的,就叫文记饭庄,上面匾额的字是文大人亲笔题写的。

  文管家暂时代理这里的掌柜,手下又招了两个小伙计,白嬷嬷也时不时的过来帮忙,后头的厨子则是在外头花钱雇的。

  文记饭庄走的是中端路线,主营大众家常菜。价钱中等适中,是老百姓完全能接受的标准,又不会太便宜。这些都是柳星竹依据现代的模式琢磨出来的。

  。。。。。。

  ☆、岑南州府的乞巧节(一)

  铺子刚刚开起来的时候,生意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这里其实离集市很近,平时人来人往的也算热闹,周围的店铺形色各异的,同行却几乎没有,按说也没有什么竞争力,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生意不见起色。

  柳星竹连着看了几天便有些着急,想不出自己到底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按照现代各式各样的家常菜馆推断,结果也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文夫人倒是心态好,对此倒是不以为然,她是曾经跟在父亲身边做过生意的,这么多年在民安的时候,也开过铺子,做生意本来就是这样,总会有起有落的。

  不过看着闺女皱起的眉头,文夫人安慰道:

  “傻闺女,没关系,慢慢来,做生意哪有一开始就生龙活虎的狠赚钱的啊,不都是一步一步慢慢积累起来的。”

  柳星竹嘟着嘴不情不愿的点着头,也知道自己着实有些操之过急,可是她之前没怎么接触过这些,想着从前那些生意红火的家常菜馆,总觉得自己开的店应该差不到哪去。

  还好又过了几天之后,文记饭庄的客人总算是较之前多了一些,柳星竹每日里都带着冬雪跑一趟铺子,观察着来来往往的顾客和那些在外面只观察不进来的人,总算心里有了些眉目,想来她家这样的铺子还是个新鲜的事物,一时间很难被人接受。

  从那些站在外面打量的人的眼神之中,柳星竹清楚的看到了好奇两个字,其实这也没什么,州府的饭庄总体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比较有档次的那些大酒楼大饭庄,平常出入的不是达官显贵就是有钱人,再有一种就是比较低端的饭铺子,相当于现代的大排档,这样的铺子光顾的客人大多数是那些贩夫走卒的底层百姓,价钱也很是便宜,柳星竹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铺子定在中层的位置,也就是高端和低端之间,也就是中端,这样的铺子从来没有在这里出现过,所以算是属于新鲜事物,自然需要有一个慢慢被人接受的过程。

  柳星竹后来想了个主意,那就是让白嬷嬷将店里的一些食物摆了架子放在铺子外面,这样比较便于人们一目了然,也省的那些观察者不知道里面的情形一时间举步维艰,然后再叫伙计站在外头宣传叫卖。。。

  功夫还是没有白下的,这样坚持几天,果然便有人忍不住开始打听起来,待有人真的忍不住好奇上前尝试之后,伙计就热情的招呼请他们里面坐着吃,柳星竹趁热打铁,还推出了买二送一的优惠,比如买两个包子送一碗粥或是送一碟小咸菜什么的,果然之后上门的顾客开始增多了起来。

  生意总算渐渐的有了起色,柳星竹看着每日不同的账目,长出了一口气,若是一直这样坚持下去就好了。

  当然,若是将来能够赚够钱,到时候就砸银子出来开一个高档次的大酒楼,赚更多更多的钱。

  柳星竹就这样每日里忙着铺子上的事情,文夫人则是一边忙着铺子的事,一边开始留意起周围接触到的各家夫人身边的少男少女了。

  儿子闺女都大了,这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尽管现在还没到要娶要嫁的时候,先留意着总归没有错。

  日子如流水般划过,转眼就到了元历的七月初七,这一天就是大商传统的节日——乞巧节。

  乞巧节顾名思义,就是以七夕为节,全国各地举办多种多样的乞巧活动。

  柳星竹是知道这个节日的,徐嬷嬷在世的时候,每年都会过这个节日,目的就是为了柳星竹。

  农家里过这个节日几乎没什么规则的,更谈不上热闹,不过是家人几个坐在一起,晚上聚在庭院之中,摆上香案,上面摆上各种瓜果,然后女眷们一起祭拜天上的七姐姐。边拜边唱:“天皇皇,地皇皇,咱们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然后每人拿着一根针、七根线,借着香头的微光穿针引线。谁穿上线,谁就算乞得巧了,穿得最快者最巧。

  还有一种就是漂针乞巧,用一碗水在太阳底下晒一中午,然后将针或谷物的芽放进碗里,让它飘浮水面,看水底的针影,成各种花纹者为得巧,如针影粗直、细微则是拙的征兆。柳星竹对这个最是印象深刻的,从前过乞巧的时候,徐嬷嬷总是要逼着她做这件事情,不过每次的结果都是差强人意,每次都会让徐嬷嬷为此郁闷好几天的。

  相较于农家人过乞巧节,城里人过这个节日就要精彩热闹多了,人们会在七夕做巧果与巧灯。巧果与巧灯都有各种各样造型,巧灯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药、玉簪、兰花、海棠、佛手、文官果、玉兰、梅花等花卉灯,还有八仙过海、群仙祝寿、童子拜观音、福禄寿等人物灯。人们还会把做好的巧果和巧灯作为节日礼品送给各府本家和亲友。

  七夕之夜,城府州府的各家,还会摆设巧果与巧灯,各家庭院和花山顶上,也会摆以巧果为主的点心和茶水。入夜,府中人坐庭院中仰望牛郎织女会面。这是各家里的情形,外头街上则更加热闹。

  大街小巷从入夜开始就点起了漂亮的巧灯,从街头到街尾一路点下去,亮如白昼。街头两边举办着各种各样的节日活动,大多数都是带有竞赛性质,这就是所谓的斗巧的风俗。

  人们聚在一起,凑在巧棚中斗鸡、凤凰、鲤鱼跳龙门、戏出子、转灯、转金钟等。还有姑娘们聚在一起,明灯蜡烛,斗歌拉巧。

  柳星竹早在几天前就从八卦冬雪的口中得知,这州府的七夕是与别地很是不同的,很是热闹非凡,早就按耐不住要见识见识的,为此还缠了哥哥好几天,就为了在那日能让他带着她出去逛一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