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糙汉家有俏夫郎第194节(1 / 2)





  唐晓福带着家里人,特意将那后山林子里边的积雪清理,放在鱼池当中。

  唐晓福又在村子里面雇了人挖了个大鱼池,将这雪都放在鱼池当中,慢慢的就化成了水。

  唐晓福空间中净化水的药片,很多而且很便宜,用这些净水的药片,可以将这俩鱼池中的水净化到可以让鱼类生存的地步。

  唐家这些日子也是紧锣密鼓的在县城之中看宅子。

  这场冬天有不少人家遭了难,所以县城当中倒是有不少的宅院空置下来,而且价格便宜。

  李氏和唐老爷子这次也起了离开村子的心思,所以看院子的进程格外的快,想着以后要进城了村里,便恐怕少能回来。

  唐晓福就顾着村里老师的青壮年,给他那个小山周围砌上了围墙。

  第212章 买宅子

  这次唐晓福算是下定了决心,不仅在本村庄找了青壮年,在临村子也找了一些人,快速的将小山围起来加了栅栏。

  栅栏四周特一种,上了荆棘。

  干活的这段时间,唐晓福也特意观察了一下,有哪些品行政治忠厚老实的人,就雇佣他们,在山林附近巡逻。

  每月不仅给工钱,而且也会给一些鱼和水果,让他们带回家去吃。

  有了空间,这样一个金手指,唐晓福这次决定想将铺子做大。

  他不仅中了水果和养鱼,更是专门开辟了一块田地用来种植蔬菜。

  唐晓福重新将那个稍小一些的铺子收回在手中,开启了小菜馆。

  这小菜馆跟现代的快餐模式有点像,主要经营的就是盒饭,还有一些包子饼粥等吃食。

  只不过这打包却成了难题,这古代时候可是没有塑料这种制品的。

  唐晓福只能从瓷器窑那边,定制了一些相对廉价的带盖子陶碗。

  对于粥和汤品可以选取合适的竹节进行打包。

  要不怎么说古代人也是智慧超前的。

  这些陶碗和竹节别看有些形状不规则表面光滑,但是店里上工的小伙计,都能用各种法子将他们打包,绑绳上,客人能够稳稳的拎走。

  而且唐晓福也将现代送外卖的模式,搬到了古代来。

  在附近几条街的商家当中宣传,那些铺子里边的人如,果没有时间做饭,也可以叫份外卖。

  如果按月定制的话,也会适当便宜一些。

  这一模式果然适合懒人,也受到大家的喜欢。

  不长时间,唐晓福那个小菜馆,就在县城里边打下了名气。

  小菜馆虽说是从外边雇的大师傅,但是唐晓福空间里出产的那些蔬菜和调料,都是顶顶上层,只要进行简单的烹饪,就格外的美味,而且价格相对低一点。

  附近的商户乃至居民,嘴馋的都会赶着中午的时间来小菜馆买上一两个菜,回家解解馋,。

  那些个在附近做活计的人,如果手头宽裕,也愿意多拿出一些铜钱来买盒饭。

  唐晓福这个小茶馆,主要面对的人群分中低两层。

  中层的盒饭一般就是白米饭,馒头,各色菜肴。

  对于稍微低端一些的就会选用苞米面,地瓜磨成的粉等粗粮制作主食,菜也主要是以农家常见的菜肴为主,量大味儿好管饱,

  很是受到附近做体力活的汉子喜欢。

  等到两间铺子完全走上轨道之后,唐晓福也没有勉强自己,非要待在铺子里边,忙得像陀螺。

  而是选择了合适可靠的人分别经营两间铺子。

  这些日子村里面风言风语,唐家听得多了也就麻木了,唐老大是个孝顺儿子,心疼二老,不想让他们忧心。

  于是就马不停蹄的在县城里边找院子。

  要不怎么说凡事都要靠缘分。

  这不冬天的那会儿太冷了许多,人家特别是老幼都遭了大难。

  好多人家由于那一夜骤然的寒冷,也有许反应不及时。

  这县城东头有一家姓莫的人家,本来就是祖宅,老人家在冬天没熬过去。

  子孙又在各地经商,生意做的颇好,不想再回到祖宅这个伤心地。

  几个兄弟商量商量就决定把这宅子卖掉。

  唐晓福和赵向北跟着牙行的人,特意去那宅子看了看,两进的院子。

  能看出来原物主人是一个集热爱生活间距,风雅的人,这二进的小院子里布置的温馨雅致,而且里边整理得极为整洁干净,后院里边还开垦出来块儿小菜圆。

  这位置在县城当中算是闹中取静的格局,离闹市区并不远,但是由于周围的邻居都是些乡绅大户,相对比较安静。

  唐晓福看了这院子一圈儿,心中点点头,就是颇为喜欢他回头与赵向北对了个眼神。

  见赵向北朝他含笑的点点头,唐晓福就心中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