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六章:这么有想象力怎么不去编话本(1 / 2)

第五十六章:这么有想象力怎么不去编话本

话音刚落,三清教的护法便率领一众教众,声势浩大地朝格物司而来。

另一边,兼任格物司主簿的管祭酒也早有准备,做为负责人,首当其冲地挡在了大门前,不让他们把人带走。

带头的护法年纪跟他差不多大,率队往大门口一站,不急也不躁,捋着花白的长须,跟他讲道理。

两边态度都客客气气的,你颔首来我作揖,但是谁也不肯让步。

不消多时,就围上来一堆看热闹的人群。

听说是三清教的人来抓施展妖术的罪魁祸首了,有人跟着起哄,叫嚷着让看门的老头——也就是管祭酒——赶紧把人交出来。

但也有极个别不和谐的音符,发出了对抓人行为的质疑,这个人便是宋芮。

得知今年的秋试取消的消息后,他原本想赶快与同乡的学子一起返乡,临行之前却收到了一封家书。

父亲在书信中告诉他,家乡的情况很不好,是水患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大水冲毁了不少房屋。自家的屋宇虽然没倒塌,但是水漫入谷仓,把存粮泡烂了。如今家人的口粮很成问题。但是就算他们再清贫,好歹也是官宦之家,总不能跟平头百姓一起去领救济粮,只能变卖家产,换点粮食,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宋父表示情非得已,想让他的弟弟和妹妹也来京城投奔他的姑母,在齐府混口饭吃。

起初看到这封信,宋芮还觉得父亲有点难为人,明知道姑母现在的处境也很艰难,还要把弟弟妹妹往这儿送。待到今日一早,二人历经坎坷来到江宁城,把父亲托付他急卖的东西交给他,他才真正意识到家中的日子有多么不好过。

他的幼弟今年十二岁,妹妹十岁,他记得自己离家的时候,两个人还都是一脸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模样。如今弟弟牵着妹妹的手,紧紧地将小女孩儿护在身后,目光中流露出来的坚毅与稳重俨然已经像个成年男子了。

这个小小男子汉小心翼翼地打开层层包裹,才从里面掏出几样文玩交到他手上,见他拿好了,终于松了口气,道:“父亲说了,让兄长想想办法把这些物件都卖掉。一部分银子交给姑母,以供我兄妹二人在齐府的食宿之用,莫要给姑母添太多麻烦。另一部分则换成粮食,托人捎回家去。”

“切记,一定要换成粮食。因为现在家里有钱也买不到粮。父亲以为,江宁粮食储备充足,还不至于有价无市。”他说着,拍着胸脯,倨傲地表示自己和妹妹也不会在江宁多叨扰的,只要把东西卖了,粮食买到了,他们就自己带着粮食回去。路途凶险,交给别人,太不放心。他们两个小孩子反倒不容易引人注目,能保证粮食的安全。

彼时宋芮掂着手上的两卷画轴和一把折扇,只觉得重如千金。

他手上拿着的不仅仅是文玩物件,也是父亲的心头肉,平常挂在书房里,恨不得每天都要擦拭好几遍,连点灰尘都舍不得沾,如今却要拿出来变卖,可见家中面临的困难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因此他一刻都不敢怠慢,将弟弟妹妹安顿好之后,便赶快出门寻找门路。好在他之前摆摊卖过字画,认识一些喜好收藏的老主顾。

路过格物司的时候他正盘算着,自己在书院食宿都是不用钱的,文房四宝书院也提供,每个月还会发一些用于添置衣物等生活用品的补贴。虽然不多,但是他省着点,也能给弟弟妹妹分两口吃的。再求姑母帮帮忙,匀些口粮给家里。就算她没有义务管兄长一家,也要考虑到在家乡的老父老母吧。接济一下祖父祖母,也能给父亲减轻点负担。

至于父亲这些宝贝,还是能少卖一样,就少卖一样吧。

他本不知道煦和等人是在格物司做事,也不知道这一堆白衣飘飘的道士成群结队地出现在街道上是要干什么,还是因为看见了管祭酒,才好奇地过来看看热闹。这一看不要紧,竟然听说了三清教要把格物司的主事煦和拉去祭天这等骇人听闻之事,惊得画卷都差点掉地上,忍不住同素帛一样脱口而出,道:“活人祭祀可还行,不是早就废止了吗?”

旁边一个做商贾打扮的人诧异地看了看他,问:“这位公子从哪里来?”

宋芮答:“去年起便一直住在江宁。”

那商贾便奇道:“那就怪了,公子怎么好像刚刚才远道而来似的,难道不知道今夏我江南一道遭受的重灾吗?”

宋芮抱紧画卷苦笑:“当然知道。”

但是近来他都在紧张家中困境,为弟弟妹妹会不会在路上遇到什么危险而忧心,根本没留意过外头这些风言风语,听到水患与格物司有关的说法还是头一回。

于是商贾头头是道地对他讲了一番来龙去脉,并称传闻中这个主事煦和是妖神转世,几个手下都是妖怪变的,还有一个巨大的丹炉,会把人丢进去,炼成丹来吃。

说完他看着宋芮惊讶的表情,感到效果非常满意。

宋芮的确大吃一惊,心想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这些谣言都是谁传出来的?这么有想象力,去编话本肯定千古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