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9章似曾相识(1 / 2)

第169章似曾相识

秦玉苓手里的清粥还没喝完,馒头也还剩一个,她不慌不忙的继续吃着。

老尼姑见了,便从另一个架子上拿了个小碗,从架子脚边的坛子里弄了点腌菜,切好之后端到秦玉苓面前。

“这是贫尼无事的时候腌制的,施主若是不嫌弃,就尝尝看。清粥配馒头太过清淡,食之无味。”她满面笑意,看着倒是听慈祥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老尼姑笑起来竟让秦玉苓觉得眼熟,似曾相识。

但秦玉苓不记得自己从前跟庵子里的人打过交道,就没多想,而是夹了一筷子腌菜尝了起来。

慢慢的嚼着,秦玉苓的脸色却越来越凝重。

老尼姑见她吃了腌菜脸色都变了,以为不好吃,连忙拿筷子夹了一口尝尝。

“没问题啊……”老尼姑自言自语的,说罢了之后看着秦玉苓:“施主,您是觉得哪里不好吃?不妨与贫尼说说,往后我才好改正。”

还真不是她做得不好,而是这味道……让秦玉苓太熟悉了。

秦家本是寒门出身,入了京城之后秦玉苓的父亲想着把乡里的人都带出来,便找了从前有些交情的街坊邻里跟着如今。所以秦家真正的下人没几个,许多都是乡里的故人,被秦玉苓的救济的,到秦家来谋一条生路。

秦玉苓生下来没吃过苦,更没有回乡里去看过,只知道从乳娘嘴里听说乡里很贫瘠,父亲出来之后乡里就没什么人了。

正因为如此,秦家的后厨做出来的菜品都不是什么奢侈稀罕的,一日两餐都比较的随意。

秦玉苓是在秦家长大,吃着乡里人做的膳食,这味道怎么都不会忘。

“师太,可否冒昧的问一句,您是何方人士?”

那尼姑愣了愣:“施主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了?”

秦玉苓解释道:“我从前尝过父亲从外乡带回来的吃食,尝过这味道。当时便觉得味道不错,可惜一直没再吃上,没想到师太做出的这味道与父亲带回来的如出一辙。”

老尼姑听秦玉苓这么说,欣喜:“敢问小姐,您父亲去的可是祁阳?贫尼确实不是京城人士,家乡在祁阳的一个小村落里,如今那村子里已经没人了。”

祁阳……

没错了,就是祁阳。

秦玉苓已经能断定这人就是从前秦家的旧人,故而又问:“敢问师太是何时出家的?出家之前又是做什么的呢?”

只是她突然有此一问,老尼姑有些警惕:“不知施主问起这个出于何意?”

秦玉苓笑了笑,道:“这不是闲来无事闲聊几句么?您千万别误会。”

老尼姑听罢了,也回之一笑:“无妨,我还以为施主是不是认识贫尼,既然闲聊的话,说一说也无妨了。贫尼出家之前在一户官家做活,那官家没了之后,我便出家了。”

说是这么说,秦玉苓却觉得很奇怪:“您为何不回故乡,却选择留在京城?”

她一声叹息:“那地方早都荒无人烟了,贫尼的家人也都死的死散的散,语气回去还不如留在京城,得空了还能去旧主坟前上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