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5章 己巳之变(1)(2 / 2)

“我也正有此意。”

“大柱,柳哥,柳叔,这位周大哥,当初在蒲州可送了我们好大一笔粮食。”志文向另外三人介绍道。

“哦?”周承允闻言,不由问道,“你们不会就是从河西过来的吧?孙大哥就是孙神医?”

志文拱拱手,“抱歉,周大哥,你不会怪我们吧?”

“无妨,倒是我有眼不识泰山,错过了与孙神医相识的机会。”

柳老汉听到眼前这英气逼人的贵公子送过粮食,一下子好感大增,手脚麻利地在路边收拾出了一块空地。

周承允跟着志文他们,毫不在意地坐到了地上,手下三人见怪不怪,也坐下了。

双方相互介绍客套了一番,志文这才认出周承允身后那伴当就是书童司茶。

“郑小弟,”周承允不动声色地又改了称呼,“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我们要去京师,有笔生意,想看看能不能做。”志文回答。

“去不得了,回头吧。”周承允说道,脸色前所未有得严峻。

“咋了?”可旺沉不住气了,回头?这才出来几天,连京师的影儿都还没见着呢。

“司茶,你跟郑小弟说说咱们的遭遇。”周承允交待道,“不用有什么隐瞒,都不是外人。”

“是,公子。”司茶微微躬身,开始讲述他们的经历。

蒲解两州才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周承允带着他们三人北上,准备先进趟京师,再赶往津门,路线和志文他们不一样,到晋阳后向东,穿太行山井陉口进入冀北,然后过真定府、保定府。

周承允这次出门虽说是轻车简从,连上他自己只有四人,但有自己的情报系统,不像志文他们这样两眼一抹黑。

在十一月上旬到达京师附近的良乡时,他们与周家在京师的人员取得了联系,得到的却是坏消息。

十月底,后金兵分三路,避开关宁防线,绕行蒙古,一路攻入大安口,参将周镇死亡;一路攻入龙井关,一路攻打洪山口,参将张安德等败逃,建奴酋首黄台吉抵达遵化,蓟州被围。

十一月初,从辽东率先回援的大将赵率教阵亡,重镇遵化失陷,京师戒严。

堂堂大明京师,就这样暴露在了后金的爪牙之下,从遵化到京师,一路再无险要可守,至于与敌野战,沿途那点可怜的守城明军是没有这个实力和胆量的。

周承允这下进退两难,京师进不去,他所在的良乡还算安全,但京畿周围建奴的哨骑遍布,前往津门的路上并不安全。

他不愿半途而废,就此退去,仗着消息灵通,耐心地在良乡守候。

周承允坚信建奴只是一时得逞,必不会长久,各地军队定会入京勤王,他打算等待局势好转后,继续赶往津门。

十一月十日,蓟辽督师袁崇焕率军抵达蓟州,及时地挡在了后金军兵进京师的路上。

只是京畿附近一马平川,黄台吉并未与袁崇焕死磕,而是绕开蓟州,继续向京师挺进,三河、香河、顺义一路过去,所到之处都是大肆抢劫,而袁督则一路跟在屁股后面吃灰。

后袁崇焕走南路,趋河西务,总算在十一月十七日,先于建奴抵达京师。

十一月二十日,黄台吉到达京师,并于当天发起了攻击,此后明金双方一直在京畿一带鏖战,基本上是后金在野外攻,大明凭坚城守。

这就是明末著名的后金攻明京畿之战,因崇祯二年是已巳年,史称己巳之变。

稍后,各地勤王军陆续进抵顺天府,其中与周承允相熟的晋西巡抚耿如杞与总兵张鸿功也率军到达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