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2节(1 / 2)





  “所以,我们要练兵,要巡逻,让那些觊觎我们山上粮食的土匪不敢来打劫。我们还要树立威名,让过往的商贾主动上贡银子买平安,让过不下去的流民敢来投靠山寨。还要教大家更多东西,让我们能立足,还要有更多的人,还要买马,买骡子……”范建激动的诉说着他的计划,慷慨激昂后又转为低沉,“可现在我们还办不到,先生把做生意的法子都交给我们了,银钱也回来了,可我们用不转。我虽有求先生留下的意思,可这些事情也是真不会!我以前以为有银子就行了,没想到银子居然不是万能的!真是操/蛋,还有银子解决不了的事情!”

  管理是一门不必赚钱更容易的学问。

  “这山寨做多能容三百人,等到有了三百人,你也能管理好之后,你又准备做什么呢?”柳娘笑问。

  “把附近的山寨都联合起来,山寨里也不全都是穷凶极恶的人,大家都是没饭吃,逼不得已跑到山里避难的。怎么联合起来能自保了,就欺负商人百姓呢?那些土匪曾经也和百姓一样的啊!”范建叹道,“若是遇上强人组建起来的山寨,那就打杀了,咱们有先生教导庇佑,难道还干不过一群莽夫吗?王大嫂都不答应!”

  柳娘笑笑,还是爱拿女人作比喻。

  “然后呢?”

  “等我们把附近的山寨都收编了,人数也就该过五千了,肯定会引起朝廷的注意。不过现在朝廷正在和逆……燕王打仗,顾不上我们。听说城里的知府贪财,送份厚礼,应该不会为难我们。”

  “若是为难呢?”

  “那就让他们知难而退。我都想好了,若是被打上来,哨所设在这儿、前锋埋伏在这儿……”范建抽出随身携带的腰刀,在松软的泥地上比划着简易地形图。

  “好!”柳娘抚掌大笑。

  范建突然被打断,才反应古来自己说了多少大话,不好意思道:“都是没事儿瞎想想,当不得真,当不得真。”谁还没个瞎想的时候呢?小时候看着里长威风,他也想做个里长。后来看着秀才公受人尊重,他也想做个秀才。可长大后才发现,他既当不了里长,也考不上秀才,只是一个普通百姓而已。

  “敢想敢干!敢想敢干!只有想了才有余地干,且我看你的想法并非不切实际。你自己有这样的雄心,我又岂会吝啬于提点你一二。只是……以后别干这种背后计量,说的不好听就是算计,容易让人新生误会。”

  “多谢先生!多谢先生!”范建喜出望外,既谢先生不怪罪他,又谢先生还肯继续教导他,“那先生不走了,对吧?”

  “还是要走。”柳娘含笑打破他的希望,道:“不过不急于一时,我正式教你怎么用人御下,行军打仗的兵法、处理内政的手段一起教你,能学多少看你的本事。若是我走之前你还没学完,或是日后又遇上什么难题,都可写信与我。我走了,也不是不回来,安顿好之后。会给你传信的。所以,你要把这里建设得更好,至少让带信的人敢来。”

  而今这里不是山匪就是流民,普通客商谁回来,想让人带信都找不到“不要命”的傻大胆。

  “是!一切听先生的!”范建朗声应道。自此,他的世界,又进入了一个新天地!

  第234章 女菩萨10

  如此再待了一个月, 柳娘还是走了, 除了带着她的徒儿田采薇, 其他财物一概不带。

  “先生, 这是我们的心意!”范建如今成了山寨的领头人, 再三请求柳娘收下。穷家富路, 远行必定要准备这些东西。

  “不必,孑然一身,什么都会有的。”柳娘潇洒来去, 终于明白坦腹晒书的骄傲、重兵围城不带金银逃亡, “我最贵重的就是脑海中的知识”的自豪。

  “师父, 我们一定要走吗?”相比柳娘的洒脱, 田采薇就十分恋恋不舍了。她的父母已经死在了流亡中, 山寨中的人, 就是她最后的亲人。

  “为师有不得不走的理由啊!”柳娘长叹。她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目的是什么,是为邱叔身上的红色光芒。待在山上的这些日子,她再也没有当初那种玄妙之感, 想来也是, 自古神仙名士都是在名山大川之间感悟天地自然之道,而这样的道是历经世事之后,看山还是山的第三重境界, 柳娘如今窝在一座不知名的小山自然不能有所进益。

  此时柳娘怎么也没预料到,日后这座不知名的小山将会何等有名,完美验证了“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的古语。

  除恶扬善,积德积福,这是柳娘在山寨这段时间,想出的增强自身实力的办法。

  柳娘原本是从山东出来的,一路走到了这里,此时的甘陕之地实际控制权很多还在蒙古人手中,蒙古各旗分裂严重,南边蒙古人瞧不起北边蒙古人,北边蒙古人骂南边蒙古人数典忘祖,还经常为了草场、水源、牛羊起争执,也不知是不是朝廷分而治之的策略起了效果。此时蒙古人也瞧不起海特(汉人)小白脸,柳娘一个女人,就不去凑热闹了。

  柳娘随即转身往回走,她是从山东出来的,又回到了煽动。此时北平、山东一线还是战场,百姓流离失所,流民遍地。

  途中遇到流民,也参考范建一行的做法,找个山寨或者大庄园让他们安身立命,资质好的待在身边教导。安顿好之后,又传信给范建,令他派人过来帮忙。

  因柳娘裙摆上绣着白莲,人又慈悲为怀,常有被救之人称她为白莲菩萨。又因柳娘手帕上有柳枝,叫她杨柳菩萨、观音娘娘的也不在少数。这么多称呼夹杂着使用,知情的人都知道,就是那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又慈悲为怀的女菩萨。

  在这乱世,最缺的就是大夫,田采薇跟着一路实践,医术大长。范建也没闲着,当初柳娘交给他的用人之法,他举一反三,用来联络柳娘在各地救过的流民,组成联盟,号称“白莲教”,供奉“观音娘娘”“杨柳菩萨”,菩萨在人间的化身正带着徒儿四处施法行善。

  柳娘对这些流言没放在心上,这么多年,她身上的流言还少吗?她已经习惯过耳不闻了。再次回到山东,这里已经是面目全非。

  “先生,不能再往前走了。朝廷有六十万大军正和燕王对峙,决战就在眼前!”柳娘身边一位少年建议道。少年名唤乔榛,是柳娘救的读书人,为这世道所累。后来一直跟在柳娘身边,充当联络员,联系柳娘救过的人,深受她影响的人。

  “我知道。”柳娘拢了拢衣衫,极目远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次战役对大明朝局的影响,曾经她困兽王府,日夜盼着军报,这是燕王一系命运的转折点。靖难之役开始时,没有人看好燕王,就算是孤注一掷帮忙的宁王,也是“兔死狐悲”“拼死一战”“远遁沙漠”,他们从没指望能以一地之力对抗坐拥天下的朝廷。燕王素来知兵,先期固守内线,飞快扫荡北平周边,这才有精力与朝廷一战。可终究燕王兵寡、朝廷势重,是李景隆这个草包将军葬送朝廷六十万大军,才让这场靖难、谋逆有了分明。

  人往往站在历史的分水岭上而不自知,柳娘看明白了这一点,却也不准备做什么。侠女,才是她此身的目标不是吗?

  柳娘自以为低调的进了山东境内,却不知各方势力都关注她这个新冒出来的白莲教。朝廷、燕王、地方豪强,都没放过白莲教这新生的肥羊,各地的山寨都被围剿过,可无一胜迹。这是什么概念?就是绝世名将刚刚上战场的时候,还有吃几场败仗长经验呢!白莲教凭什么这么厉害,无视所有势力?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位白莲教的灵魂人物。

  而今大明开国不过三十年,绝大多数人都记得,大明是靠红巾军崛起的。红巾军最初也是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联合组成的军队,因头戴红巾、常年聚众焚香,又被称为香军。大明的崛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又因太/祖曾出家做过和尚,民间对佛教推崇万分,佛教的变种秘密结社也十分盛行。

  柳娘以为自己不过救了一些人,一路的正事是行医治病、除恶扬善,光明正大,不惧人言。在其他人看来,这是一个有这滔天野心、崛起迅速的大势力。

  军营,大帐。

  “父帅,白莲教唐柳娘入山东境内了,按脚程算,十日后可入白河沟。此时来,总不会只来瞧个热闹,咱们如何应对?”瞿能禀告道,马上朝廷大军就要和逆王决战了,有这么一股大势力在身边,瞿能坐卧不安。

  “依我儿之见呢?”瞿通问道。

  “儿想见一见这位唐柳娘,观她行事,不是不能拉拢到朝廷一边。”瞿通有理有据道来自己的想法:“唐柳娘出身来源不明,儿查了多次也未能查到,多半也是贫苦人家出身。看她一路行来,并不往高门大户撞钟,多关心百姓民生,心中当真有几分狭义慈悲。朝廷乃乃大义所在,却因天生威仪,难免高高在上,与百姓接触不多。若是能拉拢这唐柳娘,令百姓归心,不为逆王所惑,对朝廷声望,也有好处。再则,就算不能为我们拉拢,也不能被逆王利用了。”

  “说的有理,只你如何拉拢?你能许她什么?她敢信你吗?”瞿通连发三问,叹道:“我等只是北军,此次出征由曹国公挂帅,南军已经先立战功,我等若是再不用命效死,恐有闲言。拉拢唐柳娘不是你我从军为将之人该做的,你需想的,是如何铲除此等秘密结社、危害江山的逆贼。”

  “父帅!父帅心有日月昭昭,儿臣既感且佩,可父帅曾教导儿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如今朝廷和逆王决战在即,实无法腾出手来。如今不过权宜之计,等平定逆王,再议不迟。且这白莲教多年前就有了,此时再冒出来,许是托名、假做,当不得真。趁着现在的首领唐柳娘还有止戈爱民之心,谈一谈也是可以的。”

  瞿通闭目摆手,道:“唐柳娘能迅速崛起,由弱而强,想来定非易与之辈。你若是虚言哄骗,骗不过去,反而伤了自己的名声。就算能劝动,她又能做什么呢?治医疗马吗?大材小用了,而你我是没有什么大才职位可供虚位以待的。”也就是说,请不一定请得动,请来了,你也没有合适的位置安置,还不如就这样吧。

  “父帅,时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是让逆王抢了先手……”瞿能急了,他见唐柳娘,如何会有私心,完全是一片丹心向朝廷,这样的民间势力,理所当然应该有朝廷收编。

  “为父如何不知你的心思,可我已经说过了,此次出征,乃是曹国公怪帅!你可明白!”话不必说的太透,曹国公并非虚怀若谷之人,若是让他误会,瞿家父子认为一个女子能够左右战局,误会这是瞧不起他曹国公的文治武功,岂不糟糕。

  “那儿臣手书一封,快马奉给曹国公,请曹国公定夺。”瞿能退一步道。

  瞿通颔首,语重心长道:“为父来写,你从旁磨墨伺候吧。再有,军中不称爵位,称呼曹国公为大帅即可。”